|
(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中日韓三國,一衣帶水,地緣相近、文緣相通,是搬不走的近鄰。三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等各領域合作密切。
今年年初,由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發起的“中日韓精神——2024年度漢字”評選結果在首爾揭曉,“交流”以最高票當選。新華社記者日前在北京、東京、首爾三地採訪當地年輕人。他們表示,期待中日韓三國交流合作未來更加密切。
日本神奈川縣日本中國友好協會青年學生部會長稻垣信說:“面向未來,日中韓三國需要的是相互信任和友誼。三國實施的‘亞洲校園’項目今後將會播撒更多交流的種子,我相信這些種子會慢慢長成參天大樹。”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範怡秋說,前段時間有日本青年訪華團來學校參觀,她負責接待。為拉近距離,自己本想和他們聊一下日本動漫,但沒想到日本青年反而對中國的電視劇、網文更感興趣。範怡秋覺得很有意思,“原來我們兩國之間的青年也是可以做到這樣交流、交友、交心的”。
韓國韓南大學學生文珠炯說,“共感”是指理解和同情別人的心情或情況,“我認為這是建立所有關係的基礎”。他說,韓中日三國都正推進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等課題,三國在該領域各有優勢。希望三國能夠結合這些優勢,通過技術互補,進入更大規模的市場,提高競爭力。這些科技領域的合作不僅可以促進三國跨境電商經貿往來,也可以成為民眾交流的媒介。
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生桑原太郎說,過去一二十年間,日中韓實施了很多項目來促進年輕人之間的交流,取得了成效。日中韓之間隨著經濟聯繫進一步加深,努力推進自由貿易、消除經濟壁壘,不僅加強了經濟聯繫,還進一步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蔣一波認為,未來中日韓三國合作共贏的潛力十分巨大。中日韓三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尤其未來在新能源汽車方向,不僅可以推動技術創新,還可以更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環境挑戰。
青年寄托著中日韓關係的未來。三國青年一代都期待更多交流,產生更多共鳴,實現更多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