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原 野
最近一個時期,一系列文旅產業支持政策相繼出台: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智慧旅遊等文旅產業新業態列入鼓勵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旨在豐富優質旅遊供給;《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在線旅遊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旨在通過實施常態化監管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政策的有力推動及落實,促進了我國文旅消費供需兩端發力,並不斷提質擴容。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旅遊發展駛入快車道,形成全球最大國內旅遊市場,成為國際旅遊最大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地,旅遊業從小到大、由弱漸強,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徵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成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國旅遊發展之路。進入新時代,文旅新業態日趨豐富,文旅產品品質提升;文旅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文化體驗游、研學知識游、紅色教育游等新業態正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新常態,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逐步凸顯。
不過,文旅消費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效果還不夠明顯;面對多元化需求,優質文旅產品和服務供需有不平衡的情況;文旅項目內容同質化嚴重,文化內涵挖掘不足,缺乏有效市場營銷策略;等等。基於此,要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盡快補齊文旅消費供給短板,多角度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府要下好“先手棋”,強化政策統籌,優化文旅產業布局。加大對文旅產業基礎設施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把交通基礎設施、旅遊服務設施作為助推全域旅遊發展躍上新台階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文旅產業標準化建設,為文旅高水平融合提供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更高的文旅消費需求。出台有利於文旅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鼓勵企業投資,持續激發文旅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增強對文旅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升相關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保障政策執行效力,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鼓勵更多社會主體參與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做強做大文旅“蛋糕”。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文旅產業注入強勁動能,要加快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推動文旅產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為遊客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精品化的產品和服務。要通過產業的有機融合,拓寬文旅產業發展空間,推動文旅與工業、農業等領域跨界融合。探索“文旅+”多業態融合發展新模式,重點培育近山親水、賽事、演藝、夜間、沉浸式體驗等消費新場景。創新配置釋放文旅產業的優勢潛力,充分整合和創新運用文旅資源,著力打通文旅上下游關聯產業鏈,延伸“文旅+”產業鏈,突出特色創新供給,營造專屬的文旅標簽,提升文旅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