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上並沒有楊貴妃善胡旋舞的記載。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認為,“此舞為唐代宮中及貴戚所愛好”,因而推斷“太真既善歌舞,而胡旋舞復為當時所尚,則太真長於此舞,自亦可能。樂天之言,或不盡出於詩才之想像也”。陳寅恪認為楊貴妃是擅長胡旋舞的。
楊貴妃是《霓裳羽衣舞歌》的主演。在舞蹈最後,楊貴妃出場,以快速旋轉的優美舞姿,把劇情推向高潮。唐代盛行胡旋舞。有白居易《胡旋女》詩為證:“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
白居易說,胡旋舞來自西域,可是中原也有人早就會了。
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裡餘。中原自有胡旋者,鬥妙爭能爾不如。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圓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園中册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從茲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胡旋女,莫空舞,數唱此歌悟明主。
白居易詩中說“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明確指出貴妃與祿山都是胡旋舞高手。
安祿山就來自西域,史書上說他是突厥人,後來其母嫁給了粟特胡人安延偃,因而姓安。最初他在幽州邊境任“互市牙郎”,就是邊境絲路貿易的掮客。
可惜,一度風靡大唐的時尚舞蹈胡旋舞後來逐漸失傳,凝固在了敦煌的石窟壁畫中,人們為再難窺見胡旋舞的風采而惋惜。
1944年,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底層壁畫被發現,其中,北壁的《藥師經變》中的兩組舞伎被學者認定為胡旋舞。寧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石刻胡旋舞墓門”,雕刻了兩位虬髯卷發的男性胡旋舞舞者。
近些年,隨著“國風”的盛行,胡旋舞又以各種形式重回人們的視線中。有一款遊戲與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有敦煌壁畫胡旋舞元素的皮膚,遊戲中人物化身西域舞伎,赤足裸腰,穿著石綠、青金色調的服飾,身飾瓔珞,身上的飄帶纏繞著樂器,在圓毯上飛快地轉圈,演繹跨越千年的胡旋舞。
今天新疆和內蒙古地區的民間舞中還留著胡旋舞的影子,比如旋轉技巧,往往帶有胡旋舞的神韵。此外,在《國家寶藏》《妖貓傳》《長安十二時辰》等影視作品中,也出現了胡旋舞和胡旋舞伎,這些都是對胡旋舞的繼承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