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中評青年論壇:時代變局與時代觀
http://www.CRNTT.com   2024-07-25 00:13:54


 
  香港青年國家觀缺失的矛盾爆發點顯現於2019年“修例風波”當中。而即使在國安法實施之後,“一國兩制”實踐中香港青年的國家認同的薄弱性仍顯而易見。還必須看到,部分青年行為折射出他們不僅“國家觀”缺失,法律意識也淡薄。很多青年並不清楚主權是國家的底線,國安是國家的紅線,甚至也不清楚分裂國家和暴力有刑罰後果。可以說,部分青年對物理形態的“國家”、意識形態的“國家”、法理形態的“國家”都是沒有概念的。因此,正如許多學者所呼籲,香港教育改革及香港青年心理文化的重建刻不容緩,青年國民教育與人心回歸工作必須重視。

  痛定思痛,從“由亂到治”進入“由治及興”的香港的青年,應該有怎樣的國家觀?應該如何培養他們的“國家觀”?

  我認為,培養香港青年的國家觀,要根植“祖國”的概念。現時香港青年甚至很多香港不同界別的人士,對“國家”的概念是約等於“中央”即中央政府的,似乎“國家”就是一個“政策發佈的機關”,與香港更像是一個“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香港早年坊間稱呼英國女王為“事頭婆”(老闆娘),也是自我定位“被領導”的關係。正如前述,香港長期缺失“祖國”的概念,不理解國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因此,我認為,讓香港青年樹立起“祖國”的概念十分重要。“祖”,即“根”。香港青年要從國家的歷史和發展中尋找到自己的“根”、自己的“來龍去脈”,也要認清祖國作為培育自己的土壤所承載的休戚與共。

  香港青年樹立的“祖國”概念,是對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深度瞭解、參與和融入;也應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制度的理解、承認與歸屬。樹立“祖國”的概念,一是從情感連結上,講透香港與國家發展的歷史淵源和未來走向;二是從地理聯繫上,香港青年要瞭解地大物博的國家與香港作為其中一分子的有形概念;三是從法理上,理解並認同國家的政治體制,明確“一國兩制”的意義。

  首先,情感連結上,香港青年要補上國家歸屬感、自豪感的一課。這應從歷史淵源開始,讓青年瞭解建國前後的歷史與香港的淵源,瞭解香港人口的來源、構成與演變,瞭解香港與國家發展的息息相關。從國家整體的歷史來看待香港的歷史,從國家發展的脈搏來看待香港發展的脈搏,從國家發展的大趨勢來看待香港對國家發展的貢獻,感受“榮辱與共”的國家一體史觀。實際上,香港最近兩年在積極推進的香港抗戰史宣傳正是嘗試的方法之一。未來香港可從更多管道加強情感連結,增強對祖國的歸屬感和對國家的自豪感自信心。

  第二,從地理上瞭解國家,也是香港缺失而需要彌補的。我接觸過不少對國家地理幾乎沒有概念的香港學生,深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或許能幫助香港青年對祖國的認識“具象化”:中國地大物博、眾多民族大團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文化,而香港是其中一個部分——這些都是香港青年需要瞭解的。學習地理的具體方式有很多,書本和影視宣傳之外,學校的系統學習也應該重視。當然,用腳丈量,親身體驗,是最好的親近和交流溝通的方式。而從交流中,一定能發現香港本地文化與例如兩廣文化、閩浙文化、客家文化等等的傳承脈絡和基因聯繫,這種天然的親密感是融入和歸屬的最好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