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報導,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強調,推動數字技術深度融入紀檢監察各項業務,促進全要素覆蓋、全流程貫通、全領域標準、全系統共享。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充分運用開源建模、預警分析、數據追蹤等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監督執紀執法穿透性和精準度。
全面梳理風險隱患。圍繞中心工作、緊貼一線實際,利用大數據自動識別、匹配、分類、標記等技術,對具體領域進行全鏈路數字化映射解析,透過表象直擊靶心,有效應對腐敗問題隱形變異、手段翻新升級的現實問題。如,針對行政執法改革過程中執法事項多、行權節點多的特點,按照高頻次、高投訴、高金額、高風險等檢索類別,對相關數據進行起底梳理,通過關聯、比對、分析,可以精準發現以往傳統監督方式很難發現的隱形風險問題。又如,聚焦群眾身邊“微腐敗”問題,結合巡視巡察監督、審計監督、專項監督等基礎信息,通過數據建模對基層常規事務審批流程關鍵節點開展固化分析、風險預設,可以實現村級“三資”管理、小微工程建設、項目用工管理等重點環節的實時廉情預警。
全量歸集行權數據。做好大數據監督,必須暢通數據納管、篩選、集成的信息通道。在數據歸集上,搭建內部數據共享機制和外部數據互聯網絡,構建統籌聯動、響應及時、共享配合、安全可靠的多跨協同數據支撐體系,穩步推進區域數據倉的納儲擴容。在集成運用上,依照監督辦案需要,分級分類搭建權力行使主題庫、輔助驗證主題庫、監察對象資料庫,廣泛運用關聯圖譜技術,用數據全面、完整、立體呈現監督對象和行權事項有關情況。如,在對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開展數據建模時,將設計規劃、招標代理、專家抽取、評標開標等環節進行數據顆粒化拆解,將標段信息、開標記錄、評分明細等項目信息,以及中標人其他信息進行完整歸集,通過精細化建模提升比對驗證分析精準度。
全力構建監督閉環。堅持系統思維,把大數據意識和問題意識貫穿於監督辦案全過程,促進各類監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在運用過程中,要注重大數據監督的供需銜接,定期對相關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展外圍數據分析,推動以案帶案擴源,動態校准監督方向。要注重通過系統糾治壓實責任落實,將每起預警查實的案件作為支點,建立派駐機構、職能部門聯席會商機制,定期研判共性問題,提出日常監管建議,督促補齊制度漏洞、抓好問題整改,不斷提升監督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