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增加優質健康科普產品供給
來源:人民網 作者:申少鐵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健康科普熱了起來。通過科學的方式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公眾健康素養,有助於讓更多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盡量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科普渠道多種多樣,要想達到好的傳播效果,關鍵在於讓群眾易懂、易學、能用。從大眾熟悉且關心的話題入手,以故事形式展開,能有效降低公眾獲取科普知識的門檻。《全民健康大會》節目以虛擬現實技術呈現健康知識,使得觀眾能夠“漫游人體”,沉浸式瞭解體內各種器官的功能和各類疾病發生的原因,讓健康知識更加通俗易懂。此外,節目還採取在線答題互動形式,介紹各地的特色體育、健身活動,讓健康科普受眾進一步增加。
健康科普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由於高糖高油高鹽飲食、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少人存在肥胖、近視問題或有其他慢性疾病。通過健康知識普及、改變生活方式可以緩解或預防這類疾病。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9.7%,但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仍然存在不平衡現象。加強健康科普,有利於實現不同人群健康素養的同步提升。
從受眾的角度看,優質健康科普產品應該是“管用”的,即具有科學性和權威性。可聚焦老年人、小孩、孕產婦、慢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組織一批權威專家,開展科普活動。醫療機構特別是大醫院,擁有大批優質專家資源,可以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健康科普。比如,北京協和醫院開辦“協和醫生說”微信公眾號,聚焦一些多發病的預防與治療,定期邀請權威專家發表科普文章或相關健康知識提示,收穫了不少粉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