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2022年4月5日拍攝的江西省萍鄉市萍水湖濕地公園(無人機照片)。萍鄉市將治水與綠化相結合,沿萍水河打造萍水湖濕地公園。(圖源:新華社) |
從生態保護到生育支持:讓人民群眾奔著更好的日子去
綠水青山,關係著生態環境質量,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湘贛交界處有條河,在江西叫萍水河,在湖南叫淥水。近年來,河水從污染嚴重到綠水長流,兩岸群眾從矛盾糾紛到合作共贏,“萍水相爭”到“萍水相親”之變何以發生?
以前,上游的江西萍鄉湘東區聚集著鋼鐵、化工等企業,下游湖南株洲醴陵市、淥口區沿江分布著陶瓷、建材等產業。河流污染嚴重影響了沿河群眾的生產生活,下游群眾的飲用水安全甚至一度難以保障。
轉機出現在2019年7月。贛湘兩省簽訂了《淥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約定以交界處斷面水質為依據,如果當月水質類別達到或優於國家考核目標Ⅲ類,由湖南補償江西;反之,則由江西補償湖南。
協議簽訂後,一場圍繞萍水河治理的攻堅戰全面鋪開。淘汰整治高耗能企業、關停兩岸養殖場、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在兩地聯手努力下,萍水河碧波清澈,沿岸的污染企業逐漸被綠色產業取代。
從河長制到橫向生態補償制度,一條條河流的變遷中,折射出一項項改革的力量,是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生動注腳。
如今,天更藍,我國重污染天數顯著下降,2023年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水更清,隨著百萬名河長、湖長上崗履職,河湖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土更淨,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越來越多的綠色正在點染祖國山川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