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維度建構積極的心理環境,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陳順森教授認為,要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建構積極心理環境,不但要培育彼此共同的心理基礎,還要創設心靈契合的誘發情境;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物理、社會和概念等三種心理事實交互作用,共同構成行為主體的主觀心理環境,即物理的人居生態空間、社會公共空間,社會的生活社交空間、習俗信仰空間、政治經濟空間、概念的網路虛擬空間、知情想像空間和文化隱喻空間等8個空間,決定著人們行為的變化和趨向。在當前形勢下,要充分考慮兩岸社會文化心理特徵,多維度創設有利於兩岸同胞交流溝通的心理空間,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參與中華文化交流實踐,共同培育心靈契合的社交環境和心理推動力。
(三)當代台灣社會要警惕“公民政治”下“台獨”分裂勢力的“民粹主義”煽動。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鄧婧認為,台灣是一個有過歷史創傷記憶的社會,記憶的重構宛如一場戰爭,瘡疤的揭開者,有可能目的不是讓這個社會癒合傷痛,而是要讓這個社會一直保持著可以癒合傷口的錯覺。“美麗島”事件至今,台灣社會從“反威權”漸變至“本土化”的抗爭演進,“本土”意識成為台灣社會揮之不去的意識形態幽靈,“民粹”式的社會抗爭只會讓台灣社會持續陷入疲乏與困頓。民進黨、“獨派”學者把台灣社會的多元訴求全部整合進“本土”勢力的政治擴權之中,所謂的“抗中保台”只是其煽動民粹的權力話語。當代台灣社會需要警惕“公民政治”外殼下,“台獨”勢力隱藏的“民粹主義”煽動。如何防止民粹化是一個現代社會發展需要正視的問題。
(四)要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構建台灣同胞中華文化認同的積極推動作用。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連晨曦副教授認為,媽祖文化所蘊含的海峽兩岸血濃於水、同宗同源的文化根脈對於維繫民眾交流、增進兩岸互信、構建台灣民眾的中華文化認同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