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智慧“蕪湖大米”這樣種成
http://www.CRNTT.com   2024-07-26 13:07:23


無人拖拉機進行旋耕作業。(圖源:海外網)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據海外網報導,在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日前發布的《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中,安徽省蕪湖市三山經濟開發區峨橋鎮的智慧“蕪湖大米”,成為智慧農業和種植業數字化的經典案例。

  蕪湖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近代“四大米市”之一。智慧“蕪湖大米”怎樣種成?其生產銷售過程中有哪些數字化應用?對此,本報進行了採訪。
農業有“大腦”

  走進中聯重科峨橋智慧農場,大片大片的稻田裡,滿眼皆是綠色。眼下,中稻南粳46正處於分蘖中期,晚稻美香占2號則處於移栽插秧階段。前段時間,田間莖葉除草飛防等農事作業已完成,在分蘖結束前,還需做好田間見幹見濕管水工作和病蟲害預防。

  “在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指導下,我們將水稻生產過程劃分為播種、插秧、分蘖、孕穗、成熟等13個環節,進一步地,細化出品種選擇、用種量、播種密度、平整土地、氮肥用量、稻曲病防治關鍵時間、最佳收穫時間等49個決策點,實現了全過程各環節的信息感知、定量決策、精準投入、智能作業。”中聯智慧農業有限公司業務部副經理楊貴傑告訴記者,智慧“蕪湖大米”的關鍵,就在於對水稻種植全過程的數字技術創新和應用。

  簡單來說,稻米從種子到收穫,全程都有數據在發揮作用,做到了科學化、精準化種田。

  例如,在耕作方面,運用衛星數據指揮旋耕機等智能農機,對土地進行規模化平整,可以精準控制農機耕作區域、面積、深度等,保證土地高低落差不超過3厘米。這樣平整後的田地,能提高農藥防治效果,減少農藥用量,降低生產成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