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獨角獸之問”的解釋,市場給出的答案集中於兩個方面:
首先,隨著中美科技戰的持續焦灼,外資背景的創投資金大幅流出中國。不可否認,以紅杉、軟銀、IDG為代表的國際風投,在中國科網巨頭的早期發展階段扮演了關鍵角色。而如今美國政界將創投脫鈎視為對中國科技“卡脖子”的重要手段。今年2月,美國眾議院的一個特設委員會就公開呼籲限制美國的風投、創投對中國半導體和量子計算等領域企業的投資。
其次,中國本土創投資金的上市退出渠道受阻。一方面,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面臨著嚴峻的監管風險;另一方面,A股鑒於市場行情時常階段性收緊IPO。由於投資回報預期不穩,創投機構的避險情緒明顯上升,投資規模也相應縮水。清科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267家具有VC/PE(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投資背景的本土企業實現IPO,數量與金額同比下降24%和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