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市民對政治問題的關注度下降,是重回正軌的體現。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人喜歡上綱上線,拿著公眾轉而關注經濟和民生問題這一點,就聲稱香港經濟民生“差到不行”,甚至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云云。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述不但反智,更與事實不符,只要稍微有點邏輯思辯能力,都不至於會被迷惑。
首先一個大前提是,一個正常社會,不論行什麼制度、有什麼意識形態、有什麼核心價值,都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歷史上從來不存在任何完美到沒有任何問題的國家或城市。從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到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加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獲得通過,“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徹底落實,香港政治環境已臻於完善。至少與過去數十年比較,現在的香港政治爭拗大幅減少,市民基本上已形成謀發展拚經濟的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市民對政治問題的關注降低,轉而更加重視經濟和民生問題,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這只是反映了市民的側重點改變,絕不代表香港的經濟和民生情況惡化。
如果覺得光憑理論難有說服力,那不妨再看看各種實質數據。兩個月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現時香港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30.5萬億港元,有市場報告推算香港有超過2700個家族辦公室,而本港資產管理的規模和港股市值,均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0至11倍。除此之外,還有約50間重點創科企業表明會落戶香港和拓展香港市場,料未來數年可帶來超過400億港元投資,以及逾1.3萬個職位。
外資對香港投下信心一票
除此以外,要求申請人至少將300萬港元投資放入支持創科和其他重點行業“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的新投資移民計劃,亦收到346宗申請;截至5月底,有89間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或擴展業務,其中72間來自內地,其餘來自東盟國家、中東及歐美等地,另有超過130個家族辦表示正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如此大量的資金和人才湧入,反映的都是對香港市場前景和營商環境的信心一票。如果香港經濟真的不行,這些資金從何而來?難不成全世界所有生意人都是傻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