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保護技術方法不斷創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長城維修保護已從傳統維修工程走向多學科多技術融入的多樣化模式。長城建造就地取材,雖以土、石、植物為基本材料,卻衍生出土坯、土石、土草、磚石、磚草等多種材料變體和組合,營建技術的在地性特點非常突出;受自然侵蝕和歷史環境變遷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長城存在墻體瀕臨倒塌的危險,迫切需要適宜性保護技術的探索。近些年,長城保護逐步從大段維修轉為以排除險情、維護安全為目標的點位搶險、研究性修繕、預防性保護等技術方法。如北京,至今開展了60餘處長城點位搶險保護,建立了嚴格限定工程範圍,全過程協作監督的技術流程,使長城點位搶險保護進入常態化。近年來,多地啟動長城預防性保護,將數字智能技術、典型場景雲監測、人工日常巡查、年度日常維護相結合,探索出“適宜性”的長城保護技術路徑。
長城價值闡釋展示體系不斷完善。保護長城的終極目標是長城本體留存及價值延續,實現價值闡釋展示,傳承弘揚長城文化。以往長城維修保護更多是關注長城本體,對其價值展示、文化傳達少有涉及,從文化遺產保全的理念看,保護、研究、闡釋、展示融為一體將是長城保護的全新進步。
長城保護是一項既要守牢底線,又要持久創新的文化事業。長城曾經是政權中心的守護堡壘,也是文明與戰爭衝突的區域,但也早已成為中國精神的象徵,是守望和平的使者。築牢保護底線,創新保護方法,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