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有序入市
電力市場一大重要功能,就是解決新能源消納難題。
新能源入市是電力市場化建設的關鍵問題之一。一方面,有助於推動更多新能源發電主體參與電力市場,使價格更加真實地反映市場供需關係和電力價值;另一方面,也為新能源占比持續提升的電力市場機制設計和新能源領域的電源規劃決策提供參考,最終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導新能源合理投資和經濟消納。
比如,山東通過引入新型儲能等多元主體參與電力現貨交易、設置合理的價格限值、制定分時電價傳導機制等措施,對於激勵各類主體參與電力系統調節,挖掘新能源消納空間發揮了積極作用。
綠證交易也在拓展新能源消納空間。在浙江嘉興海寧市,有67家企業近日從北京交易中心平台順利接收了151.6萬張綠色電力證書,折合電量約15.16億千瓦時。據浙江電力交易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浙江綠證交易規模已達1683萬張,折合電量168.3億千瓦時。
“一張綠證代表1000千瓦時綠電,企業購買綠證之後就相當於有了消納綠電的憑證。”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副主任仲皆文說,隨著政策機制日益完善,以及企業綠色環保理念顯著提升,越來越多企業購買綠電綠證,用以滿足產品零碳生產需求。綠電綠證助力企業塑造了綠色品牌形象,為促進外貿經濟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3年,我國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達到6845億千瓦時,占新能源總發電量的47.3%。電力輔助服務機制挖掘系統調節能力超1.17億千瓦,促進清潔能源增發電量超1200億千瓦時。綠證交易突破1億張,綠色價值逐步顯現,積極助推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主任張琳表示,要有序推動新能源進入市場,明確新能源參與市場方式和路徑,提升電力市場對高比例新能源的適應性;健全綠電、綠證交易機制,引導各方合理承擔新能源消納責任及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