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蒙城大口陶尊——見證中華文明源起
http://www.CRNTT.com   2024-08-23 12:11:59


圖為大口陶尊。(圖源:中國考古博物館)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華夏先民以智慧和勤勞創造了眾多奇跡,陶就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創造和使用陶器的國家之一。在中國考古博物館內,收藏著一件件陶尊、陶盤和陶罐,直觀展現了伴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中國陶器發展史。通過瞭解陶器的刻紋、樣式和功能的演變,人們能更深入認識先人的生活習俗、審美取向和精神世界,感受中華文化的綿延不絕,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走進中國考古博物館常設展“文明起源”展廳,一件“大口尖底”的大型陶器單獨陳列在展櫃中,展櫃四周是粗獷起伏的洞穴石壁,正上方刻著4個字:文明起源。這件備受關注的陶器名為大口陶尊,距今4800多年,陶器腹上部刻畫的符號是其最為獨特之處。
  
  文字雛形
  
  大口陶尊,是夾砂灰褐陶,形體厚重,通體飾斜籃紋,腹上部刻畫一組符號,從上至下為“日、月、山”形。陶尊口徑超過30厘米,高約60厘米。
  
  1992年春季的一天,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的發掘工作正常進行。突然,一個探方中傳出振奮人心的喊聲:“快來看啊,這裡出寶貝了!”頓時,大家紛紛撂下手中的活,興衝衝地跑過去,將探方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隨著進一步清理,它的真面目逐漸清晰,原來是一尊大型陶器。當它完全展現眼前,一組規則的刻畫符號引人注目,有的像一輪太陽,有的像一彎新月,還有的仿佛是連綿起伏的群山。
  
  尉遲寺遺址位於與蘇、魯、豫相鄰的皖北地區,是淮河流域規模較大、保存較好、比較典型的一處含有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堆積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這裡先後發掘出土7件帶有刻畫符號的大口陶尊,壁厚多在5—6厘米,重達25—30公斤,在當時是考古發掘的最大陶製品。大口陶尊上的類似符號在大汶口文化中多有發現,集中分布在山東莒縣和安徽蒙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