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6月下旬河南省科技大會上公布的創新成績單,躬身入局的科技工作者最能體會其中的不易。
3年前,當河南提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時,儘管目標瞄准的是“2035年”,輿論場上仍摻雜不少質疑之聲。
彼時的河南,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工業大省、經濟大省等標簽長期存在,但提起科技創新,始終覺得底氣不足、信心不夠。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顯示,河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居全國第17位,科技活動投入強度、科技活動產出、科技創新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指標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2021年,面對“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不創新必退”的緊迫形勢,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將“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置於全省十大發展戰略之首,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
“‘創新窪地’河南搞創新,會不會太晚?能不能成事?”面對這樣的提問,曾帶領團隊成功研發“04機”,讓中國擁有了自己的大型程控交換機技術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嵩山實驗室主任鄔江興直言:“科技創新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高層次創新平台較少,創新主體實力不強,高端創新人才團隊匱乏,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不高。”河南省科技廳副廳長徐彬說,科技創新的短板所在,就是河南的發力方向。
即使起步較晚,也要勠力前行。
河南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問題、做決策、抓發展,3年時間完成多項頗具挑戰的系統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