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遺址的主要建築材料是土,而當地氣候冬季陰冷、夏季高溫、潮濕多雨,會對遺址本體造成開裂、坍塌、粉化等多種病害。“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保護是一個世界級的文保難題。通行做法是完成考古發掘後回填,但是這樣的話公眾就無法看到遺址的面貌。”監測中心主任孫海波回顧說,“在遺址公園建設時,我們保留了一些遺址剖面,但也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如何既能讓觀眾看得清遺址的面貌,又保護好遺址?”
多年來,良渚遺址管理部門持續與國家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研究為良渚遺址“延年益壽”的良方,開展多學科會診,求解“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保護”這一良渚遺址保護的核心課題。
今年7月,監測中心啟用了全國首個南方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實驗室,總面積1500平方米,下分7個實驗室以及標本室、專家研究室等多個配套空間。
在“化學實驗室”,浙江大學文物保護材料實驗室教授張秉堅告訴記者,這裡的任務就是研究保護遺址所需的各類化學材料;在“土遺址建造工藝實驗室”,河海大學袁俊平教授的團隊則根據結構成分,對遺址土進行仿制,用仿制土為病害防治研究提供實驗材料。
除了多學科會診,良渚遺址的保護工作還實現了數字賦能。在監測中心的監測大廳,工作人員輕點鼠標,不同點位的即時圖像就實時顯現在大屏幕上。
孫海波說,運用最新研發的“良渚遺址5000+”數智應用,良渚遺址已形成“數字實時監測+網格雙重監管+空間規劃管控”的強化保護模式。“比如有的遺址點在遺址公園外,我們就為它設置了電子圍欄,做到實時監控。”
天上有無人機,路上有專職巡防隊和警犬,各村有業餘文保員……如今,良渚遺址已構建起一整套“人防+物防+科技防+制度防”的立體安防體系。
“活”化:加強遺址保護和經濟發展雙向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