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台灣”欄目刊發了《台灣駐外機構與駐台外國機構的功能與影響分析》一文。該文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仇長根,及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高勤表示,在中美戰略博弈加劇、兩岸關係急轉直下的背景下,民進黨當局與美西方國家頻頻通過台駐外機構和駐台外國機構展開“準外交互動”,謀求與美日歐等重點國家和地區發展實質關係。當前,台駐外機構與駐台外國機構已成為推行“隱性台獨”政策、擴展其所謂國際“政治空間”“經濟空間”以及“社會空間”的重要渠道,並繞過一個中國原則,干擾中國大陸正常外交,甚至抹黑中國國際形象,淪為美日等“以台制華”的棋子和工具,須予以高度關注。
本期“兩岸”欄目刊發了《整體性治理觀點下京津冀涉台政策執行效應研究》《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形勢與路徑》《借鑒香港經驗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教育制度安排》三篇文章。
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黃清賢,和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安世文,聯合發表了《整體性治理觀點下京津冀涉台政策執行效應研究》一文。該文基於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邏輯,借鑒整體性治理理論,構建一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採用問卷調查及層次分析法,考察京津冀地區惠及台灣同胞政策措施的執行效應。研究發現,京津冀各自管轄範圍的涉台政策執行良好。然而,整體性不足的問題凸顯,包括台胞對社會保障服務滿意度低、府際關係協同亟待提升、線上辦事服務覆蓋率低、地理範圍資源整合程度不夠。據此建議,京津冀涉台政策及措施的整體性治理,還需著力於推動台胞的公共利益與民生發展,優化創新政府協調與合作機制,完善數字化政府及升級整體性線上服務能力,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的兩岸融合發展。
在《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形勢與路徑》一文中,作者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台灣研究院教授張寶蓉表示,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是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重要內容。隨著兩岸關係以及閩台高等教育內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面臨著新的助力和阻力。從構建兩岸教育共同體入手,以閩台各類高校為起點,以完善制度政策、法律法規為重點,最大限度激發閩台高校、師生、團體和個人參與融合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漸進式推進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進程,是實現閩台高等教育互利共贏、築牢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