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凱碩:和平應該繼續成為世界主旋律
http://www.CRNTT.com   2024-09-11 15:11:30


圖源: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
 

  馬凱碩認為,值此國際形勢嚴峻的時刻,東亞和東南亞等地應該繼續堅持實用主義,以人民利益為發展的根本目標,目光長遠,而非尋求衝突與冷戰。他特別強調,中國尤應保持理性。在維持4%到5%的理想GDP增速情況下,未來十年中國足以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體量”並不一定能帶來相同“音量”,對西方故意發出的雜音保持隱忍和克制,才是中國長期發展的最優解。

  屬於亞洲的世紀,創造歷史的回旋

  六十年前著名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來到亞洲,當眼前閃過文明之興衰,他落筆寫下這一語句:歷史的變遷,可以使古老的文明成為世界的回旋處。

  誠然亞洲的土地上存在著無數璀璨的文明,但是它們內部依然緊密相關。馬凱碩講到,作為信印度教的新加坡人,他在大部分的東南亞國家都可以見到與自己相同信仰的同鄉人和異鄉人;而他的姓氏Mahbubani帶有“深愛”之意,但這並不是印地語,而是來自阿拉伯。文明就在字裡行間交融流轉,成為亞洲血脈的同一抹底色。

  殖民歷史無法斬斷這種文明聯繫。在上世紀經歷過三場生靈塗炭的戰爭後,四十年來的持久和平為亞洲崛起和復興帶來了希望。如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亞洲的地區安全與經濟騰飛早已成佳話。

  基於以往的研究,李成指出,當前全世界中產人口規模最大的五個國家中有四個都在亞洲,分別是中國、印度、日本和印尼。馬凱碩從發展的角度指出,CIA國家(China中國,India印度,ASEAN東盟)在2000年,衹有1.5億人達到中產生活水平。而2020年,這一數字已變成15億。到2030年,可能達到25至30億。在全球貢獻方面,2010-2020年的十年間,東南亞國家的貢獻率已超過歐洲,哪怕這些國家的GDP衹有歐洲的五分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