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還是江西聞名的寫生基地,僅2023年,就有超過5萬人次的相關專業學生來此寫生。這個年輕的群體,一筆一畫描繪流坑的風景,他們作畫的身影同時也成為流坑的美景,被一個個遊客錄入自己的旅行記憶中。
“流坑古村2001年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村中現存有明清古建築及遺址260處,其中明代建築、遺址19處。村子如今的面貌和明萬歷董氏族譜上的《流坑輿地圖》基本相符。”流坑風景名勝區黨工委書記詹海群告訴記者。
這個始建於五代南唐時期的村子,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曾經出現在徐霞客的游記當中,第一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江西獲得保護開發較早的一個村落,現在已經是該省旅遊的打卡點之一了。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8155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並實施了掛牌保護,16個省份將5028個村落列入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保護55.6萬棟傳統建築,傳承發展5965項省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價值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其中,江西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的村落413個、省級傳統村落157個、傳統建築2萬餘幢。
早在2016年,江西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江西省傳統村落保護條例》,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納入法治軌道。近年來,又相繼出台一系列文件,將傳統村落保護制度化,強化剛性約束,取得了顯著效果。
“課程進黨校,成效進考核。”江西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李緒先介紹,為提升領導幹部抓保護傳承的意識和水平,江西將推進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課程納入省、市、縣三級黨校,並且將黨建引領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考評內容。此外,還建立省直單位與傳統村落點對點扶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年度向同級黨委政府專題匯報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