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其地宮中出土的成套鎏金銀茶具、香具等精美絕倫,價值非凡。香寶子是專門用來盛放香料的容器,常與香爐配套使用,多供於佛像前香案之上。法門寺地宮共出土了兩件鎏金人物畫銀香寶子,大小、形制相同,腹壁各鏨刻4幅不同的人物畫,刻畫精細,故事性十足。此次展出的這件香寶子,腹壁繪圖推測為菩提悟道、仙人對弈、四門游觀等故事圖,其蓋面飾飛獅等瑞獸,底座上部飾鳳凰、鴻雁、鴛鴦、鸚鵡等珍禽。
鎏金銀香囊亦是法門寺出土的珍品。此器設計精巧,內部有兩個同心圓環固定中央的香盂,採用鉚釘確保香盂在移動中始終保持穩定,這一設計原理至今仍在陀螺儀上運用,體現了唐代工匠先進的工業技術水平。香料被放置在香盂的中空部分,點燃後香氣從鏤空處彌散,起到驅蟲除穢、怡神醒腦的作用。這種香囊既可以佩戴,也可以放置在室內,或者懸掛在車馬或轎子內,便攜實用。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在海外影響深遠。展廳“C位”展示了一套出土於河南鞏義司馬家族墓的唐三彩茶具。這套茶具包括爐、碾、執壺、盂、茶台、茶盤、盞以及煮茶坐俑,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涵蓋碾茶、煮茶、分茶、飲茶等完整流程的茶具,較為全面地反映了《茶經》等文獻記載的唐代茶事過程,對研究唐代茶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其中,煮茶坐俑再現了“茶聖”陸羽的形象,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與陸羽形貌相關的實物資料。據介紹,這些茶具出土於一座面積僅4平方米的墓室,由此可知墓主人社會地位不高,卻已使用如此完整的茶具套裝,表明唐代茶文化已從宮廷貴族普及至平民階層。
生動講述絲路故事
唐代絲綢之路橫貫歐亞,十分繁盛。各國人士遠涉而來,出使結好、商業貿易、求知問學、傳教授徒。展覽中,紅地聯珠團窠對鳥紋錦襪、嵌鬆石立鳳金飾件等頗具異域風情的珍品,訴說著絲綢之路上多彩文化交融碰撞的故事;中國神話伏羲女媧圖、佛教經幡與景教石碑等文物同台展示,再現了唐代開放包容、多元共生的氣象。
盛唐時期,許多外國人定居中國境內,不少人落戶長安。他們從事各種職業,其中一些人甚至在朝廷中擔任要職。唐代墓葬陶俑中經常出現外國人的形象,是這一時期社會風貌的真實寫照。三彩胡人騎駝奏樂俑出土於西安市長安區。騎在駱駝上的胡人樂師鼻梁高聳,胡須濃密,身穿長袖翻領長袍,足蹬尖頭鞋,側身而坐,雙手各持一支鼓槌,胸前系著一面鼓,仿佛隨時準備擊鼓伴奏、高歌一曲。駱駝頭部高揚,張口嘶鳴,似與樂師和鳴。這件充滿動感的文物,生動塑造了胡人樂師的形象,印證了絲路文化交流。
“安史之亂”和吐蕃擴張導致陸路貿易受阻後,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起。唐代陶瓷成為海上貿易的重要商品,湖南長沙窑、河南鞏義窑、河北邢窑、河北定窑和浙江越窑等窑口生產的陶瓷器遠銷海外。阿諾·貝特朗介紹,據考證,中國最早用於出口的陶瓷產自鞏義窑,鞏義白瓷、三彩器、綠釉陶器在東亞、西亞、中東地區被廣泛發現,成為唐代海外貿易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