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企業 搭建產學研融合平台
據大賽組委會介紹,參與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的一些高校院所,在大賽的支持下用自己的技術成果孵化出一批創新企業,建立起了產學研融合的框架和平台。
在第十四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上,現場展示的一台藍白配色的大型設備引人注目。中科慧拓CEO陳龍介紹,這是中科慧拓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無人駕駛礦山機器人“載山CarMo”。這款礦山新能源智能運載裝備,開創性地取消了傳統駕駛室,實現了無人駕駛系統前裝,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搭載基於全棧國產化基礎軟硬件平台的愚公YUGONG平行礦山操作系統,可用於露天金屬礦山、非金屬礦山、散貨雜貨碼頭等多場景的重載物料運輸。
中科慧拓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孵化的智慧礦山科技企業,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成果轉移轉化的代表企業之一。作為參加過最早三屆比賽的元老,以及2010年比賽綜合測試路段的冠軍,陳龍正是從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中成長起來。截至目前,中科慧拓已經為全球40多個礦山配備了500多台100噸級以上的大型礦用卡車,此外,技術成果還廣泛應用在園區物流、工程機械智能化、智能網聯建設等方面。
成立於2020年的舵敏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從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走出來的創新企業,公司CEO是多屆大賽同濟大學參賽車隊隊長宗文豪,公司CTO是多屆大賽西安交通大學參賽車隊隊長王瀟,多名核心成員也都曾參加比賽。舵敏智能專注於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致力於推動空間智能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在開發空間智能平台的同時,舵敏智能還進一步擴展了與之相關的軟硬件產品線,推出了先進的數采設備、大腦控制器,以及為特定智能體量身定制的硬件本體,為智能駕駛、低空經濟、具身智能和數字孿生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撐,其中,相關高階智駕功能已在上汽MG7量產。
大賽組委會表示,中國的自動駕駛汽車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技術發展已經走在國際前列,處於引領地位。然而,要真正實現全自動駕駛目標,還有許多挑戰性的問題,需要產業、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更好地在產學研融合下深度合作,推動全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中,大模型正在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帶來新的充滿無限可能的發展空間,需要考慮如何將大模型新技術和當前全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究有機融合,更好地促進自動駕駛系統科學研究和成果技術轉化。“人工智能發展到今天,我們需要將自動駕駛技術推向新的發展高度,來實現全自動駕駛的夢想。”鄭南寧院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