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政府可加強支援企業開拓內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市場。隨著科技進步、電商興起,地域距離不再成為開拓東南亞、中亞等市場的隔閡。筆者一直建議政府可繼續優化“BUD專項基金”,包括適當地提升“申請易”金額上限、簡化採購規定,將申請流程變得更快、更高效,更貼合市場發展和企業需要,令更多中小企受惠。
同時,筆者建議將專項基金轄下的“電商易”推展至更多新興經濟體,並加強信保局與海外信保機構及銀行的合作,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服務,支援企業尤其是中小企開拓新興市場。
第三,在招商引資方面,除了著力引進四大策略產業之外,香港有很多傳統優勢產業,當中已形成具規模和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例如紡織業、電子相關產品的行業、為跨國電商平台提供服務的物流業等。在新格局下,政府可更主動出擊,對應優勢產業,引進相應的海內外龍頭企業,將產業集群影響力和經濟效益擴大。
習主席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筆者認為,傳統與新興產業之間的深度互動,是構建新質生產力、塑造新動能的關鍵。因此,政府在推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醫學等新興產業發展時,也要因應香港優勢和整體產業發展為新興產業做好定位,包括深化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互動,帶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