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空間站實現多個國際“首次”
http://www.CRNTT.com   2025-01-14 11:47:26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在國際上首次完成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培養實驗,創造國際空間水生生態系統在軌運行最長紀錄,在國際上首次檢測到空間微重力環境下骨骼肌細胞的自噬現象……中國空間站自2022年12月31日全面建成以來,憑借長期微重力、宇宙輻射等獨特環境條件,交出亮眼成績單,實現多個國際“首次”。

  1月13日,中國空間站空間應用系統科學與應用進展情況介紹會在上海舉辦。會上,空間應用系統總體單位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應用發展室副主任巴金介紹,中國空間站已在軌實施180餘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上行實驗模塊、單元及樣品等近2噸科學物資,下行空間科學實驗樣品近百種,產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科學成果。

  實現中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

  作為四大模式生物之一,斑馬魚因基因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高且體形小、繁殖快、發育周期短,成為生命科學領域模式生物的後起之秀,被稱為“水中小白鼠”。

  2024年4月25日,一批特殊“乘客”——4條斑馬魚隨神舟十八號進入空間站。它們與4克金魚藻一起組成了一個小型水生生態系統,被安裝在問天艙生命生態櫃開展空間實驗。實驗期間,水生支持裝置為金魚藻提供了LED(發光二極管)光源,保證金魚藻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確保這個生態系統的氧含量能滿足斑馬魚的生存需求。

  “這一水生生態系統在空間站實際運行43天。其間,斑馬魚成功繁殖產卵,航天員進行了3次水樣樣品采集、1次魚食更換以及1次魚卵收集等操作,並在實驗結束後對斑馬魚進行了無害的固定和處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高鴻介紹,“我們通過天地對比發現,斑馬魚在軌出現背腹面顛倒游泳、旋轉運動、轉圈等空間運動行為異常現象。”

  王高鴻說,這項實驗實現了中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創造了國際上空間水生生態系統在軌運行最長紀錄,為空間密閉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這項研究為後續利用斑馬魚作為脊椎動物模式生物,開展全面系統的空間生物學理論研究和空間水產開發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王高鴻表示,“未來我們將開展從魚卵到魚卵的太空斑馬魚實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