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首月,高峰日往返車輛2.6萬車次。
“37分鐘,比上次快了3分鐘。”車子駛下大橋,鄭德奎看了一下手表。車後,浮光躍金的黃茅海上,一條呈“C”字形的蜿蜒長龍橫跨海面,連通廣東珠海與江門兩地。
鄭德奎在珠海市金灣區經營一家海鮮配送公司,銷售的鰻魚主要來自江門台山市。一個月前,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他成了大橋的“常客”。
“我們已經在江門開了一家分公司,準備把台山的海鮮配送到港澳。”鄭德奎說,“經黃茅海跨海通道上港珠澳大橋,到達澳門,只需要一個半小時,保證新鮮上桌!”
攤開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珠江以西,珠海平沙鎮與江門鬥山鎮的直線距離最短處不過20公里。過去,兩地通行只能繞行20年前建成的西部沿海高速,車程超過1個小時。作為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黃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車,猶如在粵港澳大灣區沿海劃出一條長達100公里的“直線”,先跨伶仃洋、再越黃茅海,將江門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黃茅海跨海通道的東側,珠海金灣區坐擁廣東第三大機場和億噸級深水良港,工業體量約占珠海全市四成;西側,則是廣東最大的省級新區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擁有3240平方公里產業空間。
黃茅海跨海通道對沿線經濟的作用正在顯現。
鄰近通道的區位優勢,讓鬥山鎮鎮長李偉宏信心滿滿:“我們正在與多家龍頭企業接洽,引入高附加值的綠色食品加工和水產品加工項目,打造出口品牌,提升產業鏈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