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4日,霍莊村社火展示中心展出的舞龍成品。(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翻手之間,靈動的韵律流轉;膠水塗抹,細膩的心思凝聚;輕輕粘貼,傳統的脈絡延續。只消半天工夫,一個精致的舞龍便做好了,插上電源,輕觸開關,刹那間,炫彩燈光交織,舞龍閃耀生輝。
這便是河南許昌霍莊村製作社火道具的場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社火是跳躍的高蹺竹馬、是飛騰的龍爭虎鬥、是舞動的秧歌旱船,是孩童時期的美好記憶,也是傳承千年的中式浪漫。
起源於農耕時代的社火,是我國民間一種古老而充滿活力的民俗文化樣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都有著各種類型的社火民俗,尤其是春節期間,社火表演更是成為街頭巷尾最引人注目的風景線,吸引老少鹹集。
霍莊村不表演社火,卻是社火表演繞不開的地方,其社火道具製作技藝源遠流長,可追溯至清代,歷經160餘載歲月的洗禮與傳承,這項傳統技藝早已融入霍莊人的集體記憶。
每至臘月,霍莊村便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段,全村近2000名社火人熱火朝天地製造著年味。此時,漫步霍莊村,很難覓到村民蹤影,但隨意進入一戶人家,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位於村莊主街上的一處宅院,大門敞著,忙著趕制春節訂單的霍雲龍正坐在堆滿半成品獅頭和布料的院子裡,為獅頭塗抹色彩。“我沒專門學習過製作舞獅的手藝,自幼看著爺爺做,後來又看著父親做,自然而然就學會了。”說話間霍雲龍顧不上抬頭。
2018年,大學畢業後的霍雲龍選擇回到家鄉,從父親手中接過社火道具製作技藝的接力棒,如今,已然成為家中製作舞獅道具的主力軍。不僅如此,他還開設了一家網店,憑借精湛的技藝,自家產品暢銷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