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生物製造(biomanufacturing)
一種以細胞、活性分子和生物材料為基本成形單元,實現生物組織及器官的生理屬性、結構及機能的體外製造的技術。廣義上,生物製造涵蓋了仿生製造、生物質轉化和生物體加工等相關技術;狹義上,它專指通過控制細胞或生物過程來實現產品生產的技術體系。生物製造的核心優勢在於,它通過模仿自然過程,利用生物催化反應,高效且環保地生產各種化學品、材料和能源。2024年,生物製造領域取得快速進展,尤其在微生物合成用於綠色化工和藥物研發、增材製造技術用於個性化醫療植入物的生產以及生物材料在能源和環境領域的應用等方面表現突出。生物製造不僅為低碳經濟的構建提供了動力,也為現代工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路徑。作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製造正從根本上變革傳統的生產方式,促進生產原料、製造工藝以及產品性質的創新發展。
8. 近零碳(near-zero carbon)
指通過一系列有效的碳減排措施和碳吸收手段,在一定時間內實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基本平衡。它與完全消除碳排放的“零碳”目標不同,並不要求將二氧化碳排放完全歸零,而是在保障生產和生活質量的同時,通過高效的減排技術、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強碳捕集與封存等,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要實現近零碳,必須採取一系列跨領域措施,包括能源轉型、交通優化、建築節能、資源循環利用等,同時推動減污與減碳的協同效應。2024年,中國在推動“雙碳”目標方面有了顯著進展,多個城市啟動了近零碳建設試點項目,取得了積極成效。例如:在近零碳園區的建設中,採用了分布式能源系統、低碳工藝、碳信用等措施,使園區的碳排放與碳吸收達到動態平衡;近零碳工廠通過自主減排和外部減排項目或碳信用抵消,實現生產和服務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量接近於零。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推動,近零碳將有望成為全球發展的新常態,並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