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瓦、坡屋頂、穿鬥枋……多年前,村民馮華琴家蓋起一棟黔北民居。時光匆匆,屋子逐漸老舊,他們一家準備對房屋進行翻修。2023年,村裡爭取到150萬元資金,實施“宜居農房”改造提升工程。馮華琴領到了補貼,很快將房屋翻修一新,“拿到1.5萬元補助,能幫我們把房子修得更漂亮。”
在政策支持下,晨光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對全村的黔北民居實施改造提升,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後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最讓馮華琴開心的是,村裡推進生活污水治理和環境整治,污水亂排、亂倒的現象消失了,再也不用擔心在村裡溜達時弄臟鞋子。
建設和美鄉村,既提顔值,又提氣質。遵義市聚焦人居環境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全覆蓋、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
人心聚起來
陶藝館裡,古色古香的土陶工藝品擺滿橱窗,非遺傳承人母先才帶著一群孩子製作陶器;古法造紙工坊裡,返鄉創業青年張勝迪用傳統技藝做出新花樣,推出的山水畫、油紙傘、花草紙燈等手工藝品受到遊客喜愛……來到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一股濃鬱的鄉土風情與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為讓村民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花茂村一直在行動。“我們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引導老鄉自覺抵制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把智慧和力量匯聚到發展上來。”花茂村黨總支書記彭龍芬介紹,村裡以文化凝聚人心,在持續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同時,舉辦農民豐收節、籃球運動會、文化進萬家等文體活動以及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評選活動,讓鄉風文明的種子生根發芽。
通過深入挖掘一系列文化資源,花茂村的鄉親們不僅留住了鄉愁,還激發了建設家鄉的活力。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村民選擇返鄉,一個個富民產業風生水起,鄉村發展蒸蒸日上。2014—2023年,花茂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0948元提升至24958元,村集體經濟從16萬元躍升至1297萬元。
如今的遵義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生態環境優美宜人,鄉風文明蔚然成風,村民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和諧家園。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的美好願景正逐步變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