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網評:李華等到回信,何以火了
來源:光明網 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多年之後,“李華”終於等到了回信。
對於許多中國的80後、90後網友來說,李華是英語作文練習書信寫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人”,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記憶。
李華收到回信,是近期國內外社交平台意外融通的產物。中外網友齊聚社交平台,打破語言隔閡和文化的差異,聊著一些過往接觸不到的生活細節,這也促使許許多多外國網友主動給“李華”寫起了回信。
李華等到了回信,某種意義上是網友們自發對過往青春的回憶。正如有網友說,“想起那些年的自己,那時候我們學習英語,沒有英語環境,學了多少年英語,用蹩腳的英文寫了多少封信”。所以,大家渴望得到回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早年大部分中國孩子,特別是小鎮青年,他們想要獲得更多的交流,曾經以英文寄托對外面世界的向往。
有個很直觀的表現是,過往,當外國人出現在街頭,特別是一些小縣城時,總會被圍觀;在一些大城市,許多學生會專門上街或者去咖啡館等地方尋找外國人來練習英語口語。而現在,這種狀況轉變為老外主動用中文喊著“你好”。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走出去看世界已經越來越簡單。英語真正成為了一門工具,而不再是一個符號。年輕人與外面世界的交流在加強,特別是互聯網上年輕人的生活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無論是李華等到回信,還是外借的大熊貓,總有載體在幫助著中外網友互通各自的生活。這種信息的交流,在當下極其重要,因為我們仍然對對方真實的生活不夠瞭解。這種不瞭解,也就很容易造成認知上的差異和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