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族扎染技藝”傳承人段銀開(右)在雲南大理帶領遊客體驗非遺。郝亞鑫攝(新華社發)(圖片來源:人民網) |
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2024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5年春節成為首個“非遺版”春節。
眼下,新春腳步漸近,與往年相同的是,“舉家出游過大年”已成為不少家庭的“年俗”;不同的是,今年春節的“非遺味”格外濃鬱。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今年元旦以來,“春節旅遊”整體搜索量同比上漲超3倍,“非遺體驗”搜索量同比增長168%,遊客對於“追著非遺過大年”熱情高漲。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推動全國策劃開展近7000項非遺傳承實踐和傳播展示活動,重點推進10項“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吸引遊客在春節假期走近非遺、感受非遺。
小眾地點 深度游玩
跟隨非遺,越來越多遊客走向更小眾、更側重於深度體驗的目的地。攜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福建泉州、廣東潮州、四川自貢、山西大同、貴州興義等小眾目的地熱度飈升,安徽銅陵、江西景德鎮等地旅遊訂單量增長明顯。魚燈、打鐵花、舞草龍、英歌舞、陝北說書等非遺活動對遊客有較強吸引力,利用春節假期近距離感受特色民俗文化、非遺技藝,成為遊客喜迎新春的新選擇。
在敦煌沙洲夜市,“敦煌壁畫泥版畫體驗”成為新業態,來自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地的遊客跟隨手藝人研磨礦物質顔料,繪制莫高窟同款紋飾圖案;在雲南大理,國家級非遺“白族扎染技藝”成為年輕遊客的“心頭好”,帶有非遺元素裝飾、提供非遺特色體驗的酒店在春節期間的搜索量也呈現出上漲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