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為火箭散發鋇粉燃燒
吳俊峰:高空探測火箭攜帶的設備中包括金屬鋇釋放裝置,發射成功後就在200公里附近的電離層中釋放金屬鋇粉。這也是此次試驗最關鍵的一個要素。釋放裝置在200公里的太空釋放鋇粉,通過觀測鋇雲擴散、漂移和演化的整個過程,對低緯度空間垂直分布特征及近赤道區電離層的動力學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實際上就是人工製造了“極光”現象。此次出現明亮而寬大的尾跡,就是探空火箭散發的鋇粉在大氣層頂端燃燒的結果,從而使半個中國都能觀看到這次試驗的景象。
由於此次探空火箭飛得很高,至少達到了1萬公里,高過了很多衛星的運行軌道高度,難免會讓人擔心會不會撞上在軌運行的衛星。但天上飛著的衛星,包括已失效的衛星,不到3千顆,運行在離地面200公里到數萬公里的空間內,即使是刻意要去碰撞,這種磕碰談何容易。根據中科院的報道,這是一次高空探測試驗,國外質疑為反衛星試驗,只能說是多慮了。
我國探空火箭水平如何?
先後研製成功二十餘型號
吳俊峰:我國探空火箭的研製起始於1958年,截至目前,先後研製成功的探空火箭有氣象火箭、生物實驗火箭、核試驗火箭和空間技術試驗火箭等二十多個型號,包括“探空七號”系列、“和平”系列、“織女”系列、“挺近”系列及“天鷹”系列探空火箭,除“探空七號”系列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和固體火箭發動機結合的多級動力,其他系列都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
美國是世界上發射探空火箭最早、型號最多、數量最多的國家。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後,包括美國、蘇聯、歐洲以及中國在內,先後研製和使用探空火箭的國家達到二十多個,研製成功的型號有幾百個,每年發射數千枚探空火箭,其中大部分為氣象火箭。未來探空火箭將依然圍繞其特點,為空間基礎科學研究、空間環境觀測與預報、微重力研究及軍事科技發展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