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的一天,我在與敘利亞朋友一起吃飯時偶然得知,阿勒頗水泥廠發電廠內居然有30多名中國員工。”張迅大使對記者談到一起至今仍讓他心有餘悸的事件,“此前這個項目是中國公司負責建造的,但早就撤離回國了。而水泥廠的法國老板不甘心停廠的損失,擅自委托四川一家勞務公司,對中國技術人員許以每月2000至3000美元的優厚待遇,繞過中國合法途徑,將他們從中國弄到阿勒頗。”張迅大使立即派兩名外交官冒險前往阿勒頗水泥廠,與法國老板和敘方反覆交涉,讓所有中國工人於7月之前撤離回國。“7月剛過,阿勒頗局勢急轉直下,”張大使說:“反對派武裝與政府軍在當地展開激戰,連當地人都被困住。”
“兩年中,在敘利亞的中國公民沒有一人死傷,公私財物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張大使感慨地說:“與局勢突發迅速大規模撤僑不同的是,敘利亞中國公民的撤離所要考慮的因素不盡相同,原則是:既要保證中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又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為撤離而造成的損失,同時還要考慮到政治敏感性。”
一旦美國發動軍事打擊,中國外交官是否還會堅持?方敏表示:“我們外交官一定會堅持到最後一位願意撤離的中國人撤出為止。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一些在敘中國公民,特別是嫁到敘利亞的中國人可能護照都已失效,但我們也會為他們提供幫助。”
“留守外交官都是男子漢”
“很感謝我的勇敢團隊,”張迅大使感慨地說:“儘管使館裡多數是年輕人,之前沒有經歷過這種危險的戰爭環境,但大家都頂住了壓力。”
“欠家人太多,讓家人擔驚受怕。”方敏說,他和同事們對家人都懷有同樣的內疚:“沒有家人,在這裡的心理調節就得靠自己了。”使館廚師肖長生有高血壓,原本可以回國休假,但他主動要求留下來,為留守外交官們做飯。肖師傅說得很樸實:“留守外交官都是男子漢,沒家屬在身邊,工作任務又重,讓大家吃好,能為他們減少壓力。”
在採訪中,張迅大使向記者展示他的“陽台菜園”:“這既可以給大家口福,又可以調節心理壓力。”在張迅大使的陽台上,他親手種的絲瓜、小白菜、莧菜等長勢旺盛。記者在參觀菜園時,隆隆的炮聲震得耳膜嗡嗡作響。
“大使館每周還有一項雷打不動的活動——籃球賽,這是大使親自組織的。”一名常駐大馬士革的中國媒體人士告訴記者:“把留守在大馬士革的外交官、記者和其他中國人組織起來,一方面及時溝通情況,另一方面也舒緩緊張情緒,這是大使一舉兩得的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