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反導多系統“並肩作戰”成實戰化主要方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3 16:13:26  


 
  一直以來,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基中段防禦系統,作為唯一的戰略反導系統而被寄予厚望。然而,該系統在近年的攔截試驗中表現卻相當不給力。2010年,美國GMD系統攔截試驗以年終續寫年初的“遺憾”而灰溜溜的落幕。事實上,自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以來,地基中段防禦系統已經開展的4次攔截試驗均以“不太光彩”的結局落幕,這其中包括首次於2008年終被譽為“成功”的那次攔截試驗,雖然美國官方稱其為“攔截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靶彈在試驗中未能成功投放出誘餌,因而導致不能有效地驗證殺傷器是否能夠識別真假目標。2013年,該系統的飛行試驗倒是開了個好頭,給人一絲“轉陰為晴”的曙光。這次試驗是一次地基攔截彈的非攔截飛行試驗,成功驗證了該彈所載的新一代“大氣層外殺傷器”(CE-II EKV)在不同飛行階段、不同飛行條件下的作戰表現。然而,7月5日美國再次對地基中段防禦系統開展攔截試驗,卻沒能“幸運”的命中從誇賈林環礁發射一枚遠程靶彈。相比之下,作為“後起之秀”的“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和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試驗表現卻讓美國人歡欣鼓舞。

  THAAD系統在新一輪試驗中實現“十攔全中”。美國於1992年開始研發THAAD系統,起初命名為“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小布什政府上台後又將其改名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在上世紀90年代,該系統的研製飛行試驗曾經以“六連敗”而受重挫。美軍痛定思痛,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改進。2005年11月以來,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進入新一輪的飛行試驗,在此之後,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已經成功進行了14次飛行試驗,其中11次攔截嘗試全部成功,另外3次因目標出現故障,試驗未正常進行。

  “標準-3”攔截彈攔截成功率“十之八九”。 自2002年1月以來,“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在總計32次海上測試中成功完成了26次攔截任務,成功率超過80%。日益龐大的“標準”導彈家族也已由最初的防空型導彈發展成為集攻防於一體、通用化、標準化的全能型導彈家族。

  “標準-3”導彈是美國海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經服役的“標準-3”IA型攔截彈全長6.55米,彈體直徑(第二級火箭的直徑)0.34米,起飛重量1490千克,射程大於500千米,射擊高度大於160千米。美軍正在“標準-3”IA基礎上研製試驗IB型攔截彈,與“標準-3”IA型導彈採用單色紅外導引頭不同的是,“標準-3”IB型導彈採用雙色紅外導引頭,改進了攔截器的識別能力。美軍還在發展IIA、IIB等新型號的下一代“標準-3”導彈,該彈具有更大的關機速度,比“標準-3” IA和IB型攔截導彈的最大飛行速度大45-60%。

  通過以上開展的兩次試驗,不難看出“宙斯盾”反導系統以及THAAD系統必然在技術相對成熟的基礎上實現作戰集成,形成聯合作戰能力,為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集大成”鋪平道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