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什凱克會見吉爾吉斯斯坦議長葉延別科夫。 |
中評社香港10月17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10月14日載文《中國用本國的兩條絲綢之路繞過美國的“新絲綢之路”》,摘要如下:
上月相當長時間內,中國領導人都在借助數百億美元投資協議和古老探險家的浪漫故事,推廣其新版本“絲綢之路”,目的是將中國與西方連接起來並確保能源供給安全——一條在海上,另一條在陸上。
此過程中,北京已令時任國務卿希拉里兩年前大張旗鼓宣揚的、意在重振阿富汗連接中亞和南亞作用的美國版新絲綢之路黯然失色。兩個版本的鮮明對照——一個將巨額資金擺到桌上,另一個遲遲難以啟動,足以彰顯北京在亞洲與日俱增的勢力如何向華盛頓發起挑戰。
這在中亞尤其明顯,北京已在利用俄羅斯的相對衰落和美國計劃從阿撤軍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中國正作出相當大膽的舉動”,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克里斯.約翰遜說,“在經貿方面他們已看到美國迄今未能利用的漏洞。”中國領導人提到中國漢代特使張騫出使西域,更重要的是提出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區域合作。除了地緣政治意義上的能源活動,北京還看到通過中亞運輸中國西部商品的經濟利益。
中國向中亞各國的示好行為,已引發有關與19世紀俄英在該地區“大角逐”相提並論的說法。從競爭角度看,中國已經領先,作為5個中亞國家中4個的最大貿易夥伴,北京已令莫斯科相形見絀。對通信、石油和道路領域的美國企業而言,該地區存在無限商機。但就目前而言,中國已在那裡“鶴立雞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