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近日,國內媒體報道了一則中國海軍陸戰隊戰士謝潤禎在執行演習任務中不幸犧牲的消息。謝潤禎在參加今年7月份舉行的“海豹—2013”實兵實彈戰術演習破襲戰術演練,帶領7名組員演習隱蔽接近進攻中,不幸犧牲,時年僅24歲。按照《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規定,7月22日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環球時報》報道,謝潤禎是柳州市柳南區人,1989年8月出生,2007年9月參加工作,2010年6月入黨,曾任海軍陸戰隊某部護航特戰隊排長 。
這是國內媒體為數不多的對解放軍特種部隊士兵在訓練中犧牲的正式報道。出於保密需要,對特種部隊士兵在訓練或執行任務過程中不幸犧牲採取一定的保密措施,是世界上大多數軍隊的通常做法。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則新聞,可以感受到解放軍的訓練是實打實地貼近實戰。特種部隊的“死亡指標”一詞,已經不是出現在軍旅小說裡的噱頭,而已經成為了解放軍軍事訓練中的重要因素。
2012年初,解放軍總政治部下發的《二〇一二年軍事訓練中政治工作指示》中要求,要堅持從信息化條件下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強調了要從實戰要求進行軍事訓練。實戰訓練就是真刀真槍地打,哪怕是演習,也要當做在戰場上一樣。
今年來,在網絡、電視等媒體上公開的解放軍特種部隊訓練的圖片、視頻上,經常可以看到傳遞炸藥包、穿越火線、戰俘訓練等影像畫面。解放軍特種部隊的訓練給人的感覺是精彩刺激、險象環生。這些訓練科目並非是鏡頭前的作秀,對特種部隊戰士而言,已是家常便飯。被譽為“國之利刃”的特種部隊,其在軍事上的價值遠遠不只是更為優秀的單兵作戰技能,還有一個國家特種作戰力量的威懾能力。可以說,特種部隊的戰鬥能力,足以影響到一個國家在軍事、政治、外交上的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