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弟【人物檔案】湖南常德人。1972年2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海軍上校。先後被表彰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全軍優秀基層幹部”,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上級意圖明確,我們必須果斷規避、隱蔽突破。”臨時黨委最終定下決心。
艇長迅速下達了一系列指令:反應堆提升功率、武器系統檢測完畢,核潛艇猶如一條巨鯨,悄然轉向、又疾速向前,在深海殺出一條血路,有力配合了國家政治外交鬥爭……
孤軍前出、遠離基地、直面對手,核潛艇的任何一個決策舉動,都有著極高的政治含量,甚至與國家政治外交大局息息相關。在孤寂、黝黑的深海,充分理解把握黨中央、中央軍委決策意圖,容不得絲毫差錯。
基地軍史館。幾張泛黃的紙上,記錄著一次從深海大洋帶回的臨時黨委會討論內容。幾十年來,基地形成了一個規矩:每次遠航,臨時黨委在海上討論的原始記錄在返航後都要上交封存。當時面臨的緊急情況、臨時黨委的每一步決策過程,像放電影一樣在我們眼前閃過,透過字裡行間,甚至可以想象當時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熱烈。
“核潛艇,國之重器。對核潛艇部隊來說,聽黨指揮絕不是一句空話。上至將軍,下到列兵,政治上、思想上絕對忠誠可靠,黨和人民才能放心地把這種戰略武器交給你。”多次隨艇遠航的基地政委厲延明告訴記者。
42年前,海軍從各艦艇部隊挑選36名艇員組成了中國首艘核潛艇的接艇隊。首任艇政委崔桂江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仍然感慨萬千:“儘管當時條件很苦很差,大家就一個念頭:黨和國家把核潛艇交給我們,寧肯掉幾斤肉,也要學好技術,完成任務!”
使命如山。只有初高中文化的首批艇員,面對核物理、高等數學、流體力學等30多門學科和上萬種設備,用“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概,勇敢邁出了駕馭核潛艇的第一步。後來,首批艇員被譽為中國核潛艇部隊的“36棵青鬆”。
42年,任憑風吹浪打,“艇行千里、黨指航向”的信念在基地一代代官兵頭腦中堅如磐石。每年新兵入營,基地都把軍魂教育作為第一課;每次執行任務,海上臨時黨委都要在水下組織向黨旗宣誓;每當發生險情,都是黨員骨幹衝在最前面……
那年冬天,“水下先鋒艇”執行重要任務,遭遇外軍艦機干擾。海上態勢瞬息萬變,面對險象環生的巨大風險考驗,海上臨時黨委下定“寧可危及生命,不能違抗命令”的決心,沉著指揮,率領全艇官兵連續幾十個小時與對手鬥智鬥勇,成功擺脫糾纏,受到中央軍委表揚。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核潛艇的戰鬥力,是用忠誠來錘煉的。”基地司令員高峰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在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信念之光照耀下,中國核潛艇一次次破浪遠航、揚威大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