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識別區”這個熱詞出來以後,大家還會經常講到戰機在防空識別區巡邏這個話題。其實關於反應方面,巡邏僅僅是一個方面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小點。因為要保證在這麼大的防空識別區內始終保持多架飛機的密集巡邏,對力量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所以,防空識別區巡邏實際上是空中巡邏和地面待機相結合,從投入力量的數量上來看,應該是巡邏兵力是少量兵力,而地面的待機兵力是大量兵力。
這裡講到力量,還可能涉及到一個部門和軍種協調的問題。因為我們的防空識別區里可能不僅僅是一個軍種,有空軍,可能也涉及到海軍。例如在利用艦載雷達進行防空識別區對空警戒的時候,就涉及到了海軍兵力。從美國防空識別區執行過程中力量的使用上看,它實際上不僅包括了海軍,甚至也包括了空軍、國民警衛隊等這樣的力量。所以力量的調配也是一個應該考慮的問題。
長期實質性行動才能使周邊國家認同
此外,真正使防空識別區有效,變成被周邊和世界範圍內國家實質上的認同,也需要有一個過程。其實,對防空識別區的認同,並不在於別人嘴上說。別人嘴上可以說我不認同你這個東西,但你可以通過一系列行動讓他實質認同。這需要經過一個過程,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努力。
舉個例子,日本每年都會定期和不定期公布這段時間內,國外的某些飛機進入周邊,很詳細地列出了機型、時間、航線、和所做出的反應。公布這些內容實際上是在告訴對方,你只要一進入我的防空識別區,我就能夠發現你並且已經有所反應了。
這樣長期的一個過程,實際上是在不斷強化己方防空識別區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國清楚,進去就會被發現,發現就會做出反應;如果再進入,可能對方就會警告、攔截。長時間的積累,才能使得防空識別區慢慢地被所有周邊國家和更多的國家實質接受,當然這是需要經過努力的。
我們講防空識別區設立不容易,它牽扯到法律、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能夠有效執行是一個更加長期艱巨的任務,其中涉及到的問題很多,只有把這些問題一個一個解決,一個一個克服,再加上多方面、多部門的協調配合,才能使得防空識別區從一個紙上的東西變成一個實質化的、真正的防空識別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