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宇航局研發的“電話衛星”比一個馬克杯大不了多少(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中國科學報報道,11月21日,在俄羅斯俄奧倫堡州的亞斯內發射基地,一枚“第聶伯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將其攜帶的32顆多國各種用途衛星送入既定軌道。這讓美國在11月19日創造的“一箭29星”的世界紀錄僅僅維持了兩天。
目前,世界上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只有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及印度。這項先進的發射技術不僅具有頗豐的商業價值,其背後更有著深遠的軍事戰略意義。
秀軍事水平才是目的
“美國、俄羅斯最近在‘一箭多星’上的較勁,實際上是在秀各自的分導式彈頭技術,而這是突破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所謂“一箭多星”,就是用單一的升空運載火箭將多顆衛星或其他裝置送入預設的太空軌道。這一技術有很多技術門檻,尤其對火箭的運載能力、掌握衛星分批分離的技術水平,以及火箭運載衛星時的飛行穩定與電子設備抗干擾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箭多星”技術也有水平高低之分。層次較高的技術,能夠分次分批釋放衛星,使得每一顆搭載衛星分別進入不同的軌道,也被稱為多次單放;層次較低的技術,只能是單次齊放,就是將幾顆衛星送入相同或相近的軌道上。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雖然還不及美國、俄羅斯,但還是優於印度的。
宋忠平談到,多次單放的技術難點在於,運載火箭需要針對不同軌道的衛星進行多次釋放操作,而單次齊放只需要將數顆同軌道衛星一同釋放。
這一技術對應洲際彈道導彈,就是多彈頭髮射技術。集束式多彈頭就好比單次齊放,彈頭不能分別導引,只能指向單一目標;而分導式多彈頭就如同多次單放,能夠引導不同彈頭攻擊不同預設目標,防禦難度更大。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杜文龍就指出,從整個控制系統來看,要求使用不同的彈頭,攻擊不同的目標,這樣在同一個攻擊的波次中就可以讓對方多個戰鬥目標受到重創,從這個意義來看,“一箭多星”技術也是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一個母體。
然而,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相比“一箭多星”技術更為複雜,因為分導彈頭需要攻擊的是不同的地面目標,其實際命中精度,取決於導彈再入角度的控制水平。
有研究數據顯示,當彈頭數為5~15個時,導彈突破反導系統的幾率接近100%,換句話說,就是導彈被攔截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