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環球時報報道,近年來中國推出的新型航空裝備多次令世界震驚。4日出版的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刊發題為“瞄准更高:中國的空中雄心”的年終總結,宣稱儘管一些關鍵領域存在差距,但是中國研發軍用飛機的能力總體上正在快步前進。
提高對地攻擊能力
自從中國空軍提出“從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的目標後,簡氏的報道注意到,中國空軍正努力提高偵察、早期預警和戰略投射能力,努力建設為“一支現代化的戰略空軍。”從中國空軍裝備結構來看,也在朝著攻防兼備的方向努力。報道稱,2013年中國航空工業一共在推進9個作戰飛機生產項目,其中包括轟-6K,殲轟-7A以及成飛的殲-10A和沈飛的殲-11B。轟-6K和殲轟-7A是目前解放軍最主要的對地攻擊飛機。還有5種正在發展之中,包括殲-10B、殲-15、殲-16、殲-20和殲-31,它們都是多用途戰機,具備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
除了主戰飛機研製領域的突破以外,中國在運輸機和預警機方面也實現跨越。2013年1月,運-20實現首飛,這是中國第一種國產戰略運輸機,具備改裝為空中加油機的潛力。與此同時,中國還在發展一種與C-130同級的中型運輸機運-9,它是運-8中型運輸機的進一步發展型號。而在預警機方面,中國一口氣推出空警-200、空警-2000以及ZDK-03三種型號的預警機,前兩種已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極大提高了中國空軍的體系作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