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對抗讓我們吃盡了苦頭!”擔任“紅軍”的某旅參謀長魏光榮發出這樣的感慨。而擔任演練總導演的訓練基地司令員孫金明認為:“暴露短板不怕‘洋相百出’,唯有‘藍軍’精,‘紅軍’才能強。”
演練中,“藍軍”越打越狡猾,“紅軍”越戰越英勇,對抗越來越逼真:人員傷亡,不再像以前那樣貼紙條,而是躺在原地,由野戰救護所前來處置;裝備受損,也不再原地不動或駛離“戰場”,而是拖到野戰修理所搶修;防化襲擊,也不僅是扔個發煙罐穿上防化服就完事,必須接受“毒氣”考驗和洗消處理……
一年來,對抗訓練在一次次交鋒對決中不斷升級,嘗盡了苦頭的導彈發射分隊也在一次次歷練中不斷成熟,應對招法越來越多。
考核程序更精確
全過程考評,量化精確從嚴治考逼出真打實練
這是一場實戰背景下的導彈發射演練。從長劍戰車駛出營門,迎接某導彈旅的便是一張碩大的考卷。從坐鎮“中軍帳”的旅長政委到“號令長劍”的指揮長,從“診脈把關”的技術軍官到“力臂挽弓”的操作骨幹,人人都被推上“被考席”。
考核他們的,正是處處設“敵情”、出“特情”的“藍軍”分隊,數十名導調員隨隊出征,精確記錄研判每一組數據信息。為了備戰此次演練任務,該旅早已採取“營營對抗”實兵考核的方式,對全旅發射單元進行了一次能力“排序”。人盯人、架跟架、營考營,導彈發射訓練的每一個口令、每一個動作、每一套程序都會全程接受精確量化考評,最終的勝者不僅捧回金燦燦的獎杯,還有一份“大禮包”:參加實彈發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