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解放軍畫報報道,點火,山崩地裂,導彈直刺蒼穹。這是第二炮兵訓練最受關注的“壯麗時刻”。
換個視角:如果“神劍”飛天後回首俯瞰,那麼會有什麼樣的訓練視野展現眼前?
1月上旬,寒意濃濃的某大山深處,突然,警報響起,廠房陣地遭“生化污染”,第二炮兵某旅全防護狀態實裝演練拉開序幕。
該旅旅長張可寶告訴筆者:“要提高部隊實戰能力,必須從‘環境最複雜、局勢最不利’的條件出發,按照實用兵力、實構戰場、實設戰情的要求進行訓練。”過去,戰術訓練沒有進入發射計劃,成為制約該旅實戰化訓練的“瓶頸”。去年以來,該旅充分利用複雜地形的優勢構設戰場環境,預想各種複雜戰場條件,將戰術訓練融入到導彈測試操作全程。
訓練場地,不再是熟悉地域的幾個固定場坪;不帶戰術背景的靜態操作減到最少;程序性演練、慣用的課目、沒有險情和意外的情形,全都變了樣。
應急機動,“敵”情多變。廠房受損、陣地接連“被毀”,人員、裝備隨時隨處都面臨生存威脅;火力突擊、電磁對抗貫穿訓練全程,每一次訓練都是一場戰鬥,每一次挑戰都要面對新的難度。
在訓練現場,該旅發射一營遭遇“險情”後,採取全防護狀態下的測試操作,號手身著防護服,頭戴防毒面具,立即展開縮時減員、晝夜連續操作,先後處置了陣地襲擾、電磁干擾等16項特情,陣地點位複測等一批課目得到檢驗,號手們的技戰術素養、心理素質在各種複雜背景下得到強化。
據介紹,該旅連續9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旅,連續3年執行實彈發射任務,實現了“指揮零差錯、操作零失誤、協同零漏項、配套零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