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透視美海軍艦載激光武器試驗:快刀難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5 11:47:00


“龐塞”號兩栖船塢運輸艦。
  近日,有報道稱,美國海軍今夏將在“龐塞”號兩栖船塢運輸艦上部署測試激光武器原型——曾無數次出現於科幻電影的冷峻“死光”,可能走上現代戰場。

  作為當今新概念軍事裝備中理論最成熟、發展最迅速、最具實戰價值的武器之一,艦載激光武器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威力如何,未來有何應用前景?請看本文的解讀。

  最快之刀 最難駕馭

  1916年,愛因斯坦發現了激光的原理。這種亮度可達太陽100億倍的光束,被人們賦予了“最亮之光”“最准之尺”“最快之刀”等美譽。

  意圖駕馭“最快之刀”的各個軍事強國,自20世紀60年代第一台激光器問世起,便不斷發展可應用於戰場的激光武器。冷戰時期,蘇聯海軍曾用激光器致盲北約飛機機組成員和直升機飛行員;英國也曾在馬島海戰中首次應用了激光炫目系統。

  不過,這些激光武器都僅限於“軟殺傷”,低能固態激光器存在功能和威力上的局限。直到後來,出現了高能激光器,激光“硬殺傷”才從幕後走到了台前。

  在這方面的領跑者是美軍。1978年,美海軍研發的先進化學激光器在彈道垂直方向擊落了低空、高速飛行中的“陶”式導彈。接著,美海軍又研製出兆瓦級的中波紅外線化學激光器,並成立了高能激光系統試驗場。1989年,該試驗場項目成功在垂直彈道方向擊落了一架以2.2馬赫時速飛行的靶機。

  然而,隨後進行的來襲目標對抗試驗卻以失敗告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激光器帶來的“熱暈”效應始終無法解決。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固態激光技術產生的能量逐漸達到“硬殺傷”武器要求的千瓦級,才重新喚起了美海軍的興趣。固態激光器穩定性好、體積較小,具有良好的艦載化前景。只是,固態激光器仍然存在大氣中傳輸衰減的問題。

  於是,自由電子激光技術應運而生。它能實現激光波長在不同大氣環境中的自由調節,輸出功率可達兆瓦級,被美海軍視作最具發展潛力的艦載激光武器技術。但它仍面臨一系列問題,比如,體積龐大、配套設備不成熟、防護要求高,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