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中國國防報報道,2014年初春,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新型導彈驅逐艦長春艦、新型導彈護衛艦常州艦、益陽艦以及新型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組成遠海訓練編隊,開赴西太平洋,進行年度例行性軍事訓練。其間,編隊通過組織跨區機動作戰、異地兵力集結、遠海會合與作戰支援保障等多課目訓練,錘煉部隊海上持續作戰和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記者跟隨編隊出航,見證了官兵們瞄准實戰,刻苦練兵的訓練場景。
積累的數據越多,打勝仗的把握越大
一路向南,揮師大洋。3月上旬的一天,東海艦隊遠海訓練艦艇編隊穿過宮古海峽,抵達西太平洋某海域。
“丁零零……”急促的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常州艦反潛長王占磊仔細對照的一組組數據,指揮官兵投放聲呐。
“水文環境制約聲呐效能。”王占磊告訴記者,同樣的裝備、同樣的深度,在不同海域,探測距離相差很大,打起仗來,每一米都關乎成敗。
過了不久,編隊按照訓練計劃,組織艦艇互為對手,上演了一場攻防大戰。
“注意雨區雷達反射波!”
“測試是否存在大氣波導現象!”下完指令,常州艦副艦長黃凱談道:“風雨雷電經常影響戰局,可能在危急時刻拉我們一把,也可能捅我們一刀。”
在前年艦隊組織的一場遠海訓練中,常州艦發出的雷達信號始終無法探測到對方,反遭隱蔽在雨區裡的“敵”方突襲,最終吃了敗仗。演練複盤,原來是海區的複雜氣象條件,“蒙蔽”了雷達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