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中評社 陳承攝) |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記者 陳承)一部《看見台灣》讓整個世界從天空之上俯瞰到台灣的美麗與哀愁,也讓導演齊柏林成為各大影展和講座的常客。5日,應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之邀,齊柏林來到香港,與兩岸三地的聽眾共同分享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自去年十一月上映至今年二月下線,《看見台灣》的票房已經超過兩億新台幣,雖然取得如此巨大的商業成功,但導演齊柏林本人卻是“素人”出身,在拍攝該片之前,他是一位只要再多等3年就可以領取退休金的公務員,也是一位有著20年空中攝影經驗的攝影師,雖然累積拍攝過40萬張空拍照片,但他卻並未執導過任何電影。
然而,09年的莫拉克台風發生後,齊柏林租機進入災區後看到的災象讓他反思並痛下決心拍攝一部紀錄片,在紀錄下台灣這片土地的景色、樣貌的同時,也去觀察和警戒環境災難。
活動現場,齊柏林向聽眾展示出一幅幅空拍下的台灣山水風光,玉山、陽明山、日月潭這些每一位台灣人和觀光客熟悉的地方在在空拍之下被展現出另一番壯闊之美。不過,當阿里山被過渡開採的山頭出現在畫面中時,齊柏林則說“遊客不是在旅行,而是在探險”,表達了對追求經濟發展而破壞自然的擔憂。
“環境問題是沒有‘國界’的,台灣面臨的環境問題是世界環境問題的縮影,”齊柏林表示,不管別的國家或地區的環境有沒有受到破壞,《看見台灣》都是一部具有參考價值的紀錄片,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夠在世界各地和人們交流,在通過這部電影認識到台灣的同時,也為自己生活的環境和土地付出一些努力。
對於自己毫無拍片經驗,卻拍攝出取得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電影經驗,齊柏林則表示,自己20多年的空拍經驗讓他知道要拍什麼。而《看見台灣》一片在正式上映之前也得到過眾多電影、電視、廣告片導演的指導,因而最後的成片效果會比較好。他亦表示,開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並沒有想在藝術或者票房上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只是想記錄下台灣的一切。齊柏林也在現場以自己的經歷為證,表示“不管在什麼樣的年紀都可以嘗試追逐夢想”,鼓勵年輕人勇敢追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