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30日電/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載文:《亞洲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將來》認為,亞洲面臨兩種可能的不同未來,都與中國經濟軌迹密不可分。摘要如下:
第一種情形,中國經濟進入漫長停滯甚至負增長期。從很多方面講這種可能性最大。受衝擊的首當其衝是亞洲國家,因為它們中很多GDP靠貿易。中國處於這種貿易的中心。全球範圍有35個國家以中國為其最大貿易夥伴,其中許多在亞洲,包括日本(20%)、韓國(20%)、朝鮮(72.9%)、塔吉克斯坦(37%),還有印度、俄羅斯、越南、緬甸、吉爾吉斯斯坦(都是51%)等。中國也是東盟最大貿易夥伴,是印尼、泰國、老撾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中國减速對地區的衝擊將不限於損失的直接對華貿易。大多數亞洲國家以亞洲其他國家作為最大貿易夥伴。因此每個國家將既受到對華貿易損失影響,也會受到與地區別國貿易損失的影響——後者因對華貿易受損而陷入衰退。
這種地區性减速的影響將擴大到政治領域,幾乎肯定會造成整個地區更大的國內不穩定。別忘了,地區許多政權的合法性建立在增長和减貧基礎上。
儘管中國减速結果暗淡,但從美方利益看,這要好過亞洲第二種可能的未來——北京成功調整經濟,保障了今後多年強勁增長。若是這樣,中國會試圖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主導東亞和西太平洋。
中國已處於亞洲經濟中心。如今北京在尋求進一步鞏固這個令人羡慕的位置,辦法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等計劃。這些計劃涵蓋不同政策,集中于基礎設施建設、减少貿易壁壘及增加貨幣合作以促進地區經濟融合。中國將處於這一融合進程的中心,從而實質上令其成為亞洲不可缺少的國家。
中國還謀求解決多數陸地邊界糾紛。幾乎可以肯定,通過這樣做中國會試圖逐漸限制地區外國家插手亞洲。此外,中國會尋求控制黃海、東海和南海,若成功控制這些海域,北京將事實上擁有對所有東亞國家的生殺權。比如日本經濟近30%要靠商貿,若解放軍控制東海,日本的經濟生命線將取決于中國的善意。(作者扎卡裡•凱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