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七國集團(G7)領導人在布魯塞爾會談後發表聲明。 |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近日,從香格里拉對話會,再到G7峰會,美日正在加緊步伐,企圖在國際社會鼓噪聲勢,聯手構築“對華包圍圈”。先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在新加坡一唱一和,明裡暗裡對中國“大放厥詞”,極力給中國貼上挑起地區爭端、危害地區穩定的標簽,緊接著安倍又“不辭辛苦”地轉戰G7峰會,圖謀拉攏歐洲國家“團結一致構建對華包圍圈”。
新華網發表文章稱,在美日合夥對華步步緊逼之下,一些西方媒體和學者也趁機造勢,不斷營造並強化中國正面臨“四面楚歌”的氣氛,仿佛美日精心編織的“對話包圍圈”已經初見雛形。中國的家門口難道真的危機四伏?其實,在美日“圍堵中國”的喧囂表象後面,不僅跟隨者了了,其中“意志堅定者”更是乏善可陳,所謂“對華包圍圈”只是美日春秋大夢。面對無端挑釁和對手刻意營造的對峙爭端,中國並非沒有足夠的騰挪空間。
以交鋒氣氛激烈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為例,即便美日上演雙簧大戲,企圖把原本開放的對話會演變成反華的平台,但安倍和哈格爾的“聲嘶力竭”,並沒有換來與會者的隨聲附和。除了打著“小算盤”的越南和菲律賓,其他東盟國家都是心知肚明,只是擺出一副圍觀者的姿態。美日之所以拼命叫囂要遏制中國,正是因為面對中國的和平崛起,其自身影響力在該地區正在減弱。在西方媒體看來,中國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強硬反擊,更加佐證中國在國際場合愈加的自信,遇到美日聯手卻不慌不亂,彰顯出一個從容淡定的成熟國家形象。
到了G7峰會,安倍全力游說歐洲國家針對中國。據法新社4日報道,參會領導人當天在會議上表示,他們對東海和南海的緊張局勢“深表關切”,但聲明並未提到任何國家的名字。這並不符合之前安倍企圖在聯合宣言中點名批評中國的期望。
這種結果在情理之中。歐洲大國領導人很清楚,“包圍”中國並不符合歐洲的利益,美日此舉很難在歐洲得到認可。從政治上看,近年來中歐高層交往密切,雙方在和平、增長、改革以及文明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公識。況且當前在歐洲的“後院”,還有更多緊迫的戰略挑戰等著歐洲國家去處理。從經濟上看,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剛剛從歐債危機中走出來的歐洲,都深深感受到,依靠中國的發展,能夠源源不斷地獲得更多經濟利益,從而有助於避免再度陷入危機的泥潭。因此,在構建“對華包圍圈”的問題上,美日試圖同歐洲攀親,只能是一廂情願,“剃頭挑子一頭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