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熊貓“鳳儀”在馬來西亞機場與當地媒體短暫會面。 |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大熊貓憨態可掬,不論到何處都深受男女老少喜愛。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大熊貓,因此多年來大熊貓一直是中國公共外交的最佳工具之一。
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22日載文《熊貓外交難爭軟實力?》,文章說,隨著中國崛起,其硬實力日漸增強,‘強大、強硬’的形象漸入人心,外表溫良和善的大熊貓,能在外交上給中國爭到多少軟實力?
5月21日,中國大熊貓“福娃”和“鳳儀”乘搭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貨運專機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啟了中國對馬來西亞的“熊貓外交”。
將福娃和鳳儀租借給馬來西亞,是中馬為紀念兩國建交40周年而展開的大熊貓研究合作項目。今年3月初發生馬航MH370航班失蹤事件後,受其影響,兩只大熊貓的行程曾推遲。最近大熊貓終於順利赴馬。
“福娃”和“鳳儀”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還經歷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國願意將它們出借馬來西亞,代表了中國對馬來西亞的重視以及中國對馬來西亞的回報——馬來西亞是最早同中國建交的亞細安國家;此外,亞細安國家中的一些南中國海主權聲索國近來與中國摩擦頻繁,馬中關係卻十分融洽。
中國的熊貓外交歷史悠久。有報道稱,據歷史記載,中國女皇武則天曾在公元685年(唐朝垂拱元年)贈送兩只大熊貓給日本天武天皇,這很可能是中國的首次熊貓外交。唐朝時,中日交流密切,日本多次派遣使團到中國學習唐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現代中國贈送或租借大熊貓給友好國家,與武則天贈送大熊貓給日本天皇的做法一脈相承。
不過,隨著近年中國崛起,與一些周邊國家因領土爭端而出現了摩擦,加上中國不時展現強硬一面,導致中國在不少國家民眾心中的形象下滑。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郭良平認為,熊貓外交沒有什麼實質內容,更多的是兩國關係中的象徵意義,無法對國與國交往時涉及的國家利益發揮任何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