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自2012年日本單方面“國有化”釣魚島以來,中日關係陷入僵局。在右傾傾向日益嚴重的安倍擔任日本首相期間,中日關係是否有可能改善?5月底,《環球時報》記者在東京就此專訪了日本政壇大佬、國民生活第一黨黨首、前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
環球時報:現在有一種說法:安倍政府不下台,中日僵局就沒法破解。您認為是這樣嗎?
小澤一郎:日中關係能否改善取決於中國。如果安倍政權的做法得不到中方的承認,雙方就沒法改善關係。
不久前,我跟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先生見面時說,雖然安倍對歷史認識問題的態度在日本占少數,但安倍對戰後體制實際持否定態度,對二戰前的政策則持肯定態度,他這種想法跟中國的看法絕對是兩條平行線,不可能交會。
環球時報:日本在野黨目前能夠做些什麼來改善日中關係?
小澤一郎:日本民眾大部分都想跟中國友好,而且對歷史的反省也比較深刻。中國在與安倍做鬥爭的同時,應注意不要把批評的矛頭指向日本所有民眾。
日本在野黨很重視日中關係,希望兩國友好,雖然兩國經濟往來暫時沒受太大影響,但政治交流特別是高層對話一度幾乎完全凍結,我覺得這樣的做法不太好。如果兩國都不搭理對方,日中關係會越來越淡薄,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
環球時報:您覺得安倍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效果有多大?
小澤一郎:安倍推出的所謂經濟刺激政策,打的口號很響,各處都在宣傳,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日本面臨的基本問題。今年日本消費稅已從5%上升到8%,明年又要上升到10%,這會擴大就業的不穩定性、個人收入和不同地域間的貧富差距。安倍現在所做的其實是讓日本經濟向美國方式靠攏,這與日本現實有很大矛盾,到一定時期肯定會碰壁。
環球時報:去年中日經貿額有所下降,如果失去中國市場,日本經濟前景是否不樂觀?
小澤一郎:中國是日本最大的經貿夥伴,兩國經貿交流受阻對日本經濟自然是一個打擊。但中國受到的打擊可能比日本更大。畢竟日本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而中國社會收入貧富差距比日本要大,並且現在還存在很多社會矛盾。因此,日中應該互相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