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網絡上流傳的中國新型東風25戰略導彈。 |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根據美國對戰略導彈的最新定義,射程5000公里以上的戰略導彈,就可以被稱為洲際彈道導彈(ICBM),就這意義而言,中國極有可能為二炮研製了裝備常規彈頭的射程5000公里左右的洲際彈道導彈。
據環球網引述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6月25日報道,這種洲際彈道導彈的用途主要用來攻擊關島美軍基地、阿拉斯加美軍基地等,這樣更多的8000公里以上射程的DF31、DF41 ICBM用來瞄准夏威夷和美國本土。
無獨有偶,2011年網絡出現了使用WS-2900底盤(12x12輪)載重車的新型彈道導彈圖片,從載重車判斷,它是航天科工集團的產品,最有可能與DF21系列中程彈道導彈出自一家設計所(4院設計),從WS-2900的長度可以推測出這種新型的彈道導彈的大致尺寸,車長為17.63米,車寬3.35米。採用的是進口康明斯發動機、進口ZF變速器。輪胎具有自動充放氣技術。最大裝載質量(載重量)55噸,時速60公里。
對比蘇聯SS20的基本尺寸,重量37噸,長度16.5米,直徑1.8米,5500公里射程,3個分導彈頭,每個彈頭重量283公斤重量。2節式固體火箭,從長度、火箭構成等基本情報判斷,上述兩種導彈的長度大致上相同,因此可以認為中國的這種新型戰略導彈就是中國版的SS20,因此射程也應該大致相同,5000-5500米。重大的區別是SS20只裝備核彈頭,因為當時的技術,如果使用常規導彈,打擊精度將會縮小很多,根據蘇聯當時所擁有的慣性導航等技術,一度有分析認為SS20的打擊精度(CEP)為450米。自然SS20沒有採用衛星誘導或者末段誘導技術,而時代的變化,為中國版的SS20提供了更高的打擊精度,這是可以安裝常規彈頭的重大理由。
結合90年代末期出版的各種中國專業導彈雜誌,可以發現中國一直在研究研製裝備常規導彈的遠程戰略導彈的可行性,這些論文,大量翻譯了美國的類似構想,但是後者一直沒有實戰部署,因為美國沒有5000公里以下射程的洲際彈道導彈。
2011年亮相的中國新型洲際彈道導彈是什麼名稱?西方有DF25、DF26的說法。坦率而言,本刊不能確認,記者從周邊國家的官方背景、可靠的情報分析家那裡聽到過DF25的名稱而已,這裡,本刊命名了自己的名稱:CSS-20,當然這只是便於稱呼而已,中國的新一代戰略導彈,在技術上,與蘇聯沒有關係,不存在抄襲SS20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