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歐美近期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此輪制裁被稱為迄今力度最強、涉及領域最關鍵的一次。有分析認為這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明顯負面影響,普京將面臨“2000年以來最困難的局面”。但這不意味俄羅斯會按西方希望的方式妥協退讓,歐美制裁很難取得它們想要的成功。
表面看來,歐美制裁目的是“讓俄羅斯領導層明白,俄在烏克蘭的行動要付出代價,包括經濟放緩和外交孤立”,但實質目標是影響俄羅斯發展進程,打亂其崛起節奏。烏克蘭危機只是導火索,馬航墜機不過是西方加強制裁的天賜良機。即使沒有烏克蘭危機,西方依然會利用其他機會對俄羅斯施壓。
西方雖在全球化背景下占據強勢,但俄羅斯畢竟不是伊朗,成功制裁和孤立俄羅斯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俄羅斯經濟儘管並不發達,甚至這兩年增長低迷,但俄羅斯長期對外經濟依存度並不高,加上俄國土廣闊,自然資源豐富,維持經濟的自給自足完全不成問題。
就算歐美和俄羅斯全盤對抗,對其實行全面經濟封鎖,俄也能維持自己國家的生存和正常運轉。更何況,俄羅斯的能源牌依然是對付歐美制裁的殺手鐧。歐盟所需天然氣近30%來自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天然氣則完全從俄進口,俄羅斯不但能影響歐洲經濟和社會運行,甚至有能力影響世界能源市場。
同時,近期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成立、歐亞經濟聯盟進程的推動、中俄天然氣大單,俄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停止使用美元結算以及俄向中國購買電子元器件的計劃等都表明,俄羅斯正努力開啟經濟和戰略合作的新篇章,它其實有很多替代市場和方案以抵抗制裁。而歐美一輪又一輪的制裁只能加速中俄進一步走近,而這可能是它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俄羅斯的戰略文化傳統極其重視安全利益,往往將安全利益置於發展利益之上。歷史反覆證明,俄羅斯對戰略要地的爭奪和對核心利益的追求一向毫不手軟。在以攻代防的戰略文化影響下,俄羅斯敢於硬碰硬,已積累通過積極防禦介入國際事務的大量經驗。例如,圍繞北約東擴、反導系統、敘利亞問題,俄羅斯與西方激烈較量,多次揮舞能源大棒敲打一些不肯聽命於它的國家,近期吞並克里米亞的成功對它更是一種鼓勵,使其不可能輕易放棄用硬實力對抗的傳統。
另外,對西方的強硬並不僅是普京的個人作風,而有深厚的民意基礎。克里米亞入俄前後普京國內支持率的變化就是有力證據。在歷史上,俄羅斯需要不斷擴張來解決內部矛盾和增強凝聚力,現在更需要把西方塑造成敵人形象來撫平國內不滿情緒和遏制離心傾向。
烏克蘭事關俄核心利益,重整原蘇空間一直是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即使不能恢復傳統勢力範圍,俄也要保持在原蘇聯地區的領導地位。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與西方存在戰略利益的結構性矛盾。這種制度性差異是剛性的、戰略性的,俄羅斯不可能犧牲根本利益來迎合西方。西方制裁和俄羅斯“得體而強有力”地捍衛國家利益的博弈將持續。(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