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俄關係的發展或許會偏離正常軌道,亟需戰略性的政治修正。 |
中評社香港8月25日電(作者 申鳴)隨著近期烏克蘭問題的持續升級,歐美等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轉眼間追加並擴大制裁措施已然成為西方大國對俄政策的主基調。在此背景下,日本安倍政府儼然選擇與歐美等西方國家站在同一陣營,並借助持續增加對俄的制裁措施,逼迫後者在烏克蘭問題上讓步、退縮。
與此同時,觀察日俄關係的近期走勢,不難發現安倍政府實則改變了上台以來對俄的一貫政策,其對俄的政治態度亦由利誘、籠絡、靠近的積極一面轉變為疏遠、制裁、打壓的消極一面,可以說發生了顛覆性的態度嬗變。儘管日本國內仍有部分人士對普京總統的訪日頗有期待,但不可否認,安倍政府對俄態度的嬗變業已影響到日俄首腦峰會的氣氛,甚至不排除俄方取消或拖延普京訪日行程的可能。總而言之,日俄關係已經遭遇難以回避的挫折,日俄間解決領土紛爭的前途亦變得更為暗淡、渺茫。
值得關注的是,安倍政府此次調整對俄政策是主動性的“順勢而為”,是綜合考量地緣政治條件後的戰略性決策,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拓展其對外政策及外交戰略,具有一定的安倍主義色彩。更為重要的是,安倍政府對俄態度的轉變有利於深化它與美國之間的合作關係,也促使日本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俄政策更為緊密地捆綁於美國的外交戰略及亞太戰略之中。換言之,即安倍政府的努力是在增長日本外交政策的美國色彩,同時凸顯它的親美形象。與之相對,儘管外界對於安倍政府及安倍本人的親美舉止葆有多種懷疑,甚至有人認為安倍政府存在“脫美的私欲”,但至少在處理此次與俄羅斯相關的問題上,安倍政府再一次證明了其對美國的忠誠,也說明當前日本的外交政策沒有、也不會偏離美國設定的軌道。
另一方面,安倍政府激變對俄政策重現出日本“影子外交”的特征。眾所周知,二戰結束以來的歷屆日本政府在外交決策上基本墨守“追隨美國”的政治陳規,即美國認為是正確的即正確;美國認為錯誤的即錯誤。無獨有偶,安倍政府在應對烏克蘭問題時同樣繼承了其前輩的基本態度,蕭規曹隨緊跟美國,並成為發起對俄制裁措施的“排頭兵”。安倍政府的“站隊行為”明顯不利於日本解決與俄羅斯之間的領土爭端,更不利於建立日俄之間包括能源合作在內的戰略性協作關係。因此,安倍政府的此舉是放棄了對俄關係發展的前景,轉而期望美國能給予其在外交及軍事等領域更大的發展自由度。
|